Decorative element A-07Decorative element A-06Decorative element C-03Decorative element A-03Decorative element A-02Decorative element A-05Decorative element B-01Decorative element C-01
葉生薑

葉生薑養生文章-彭彥文中醫師 - 香草山

2025.07.16

葉生薑養生文章-彭彥文中醫師

 

葉生薑養生文章-彭彥文醫師

夏天來了,在這個暑濕的季節,您會不會常常覺得身體疲累沈重,睡很久也睡不飽?夏季,暑熱和濕氣同時存在,人體容易同時感受這兩種邪氣,導致疾病的發生。暑熱是季節更迭必然,而人們能靠改善自身濕氣增進健康。

濕氣重會影響氣血運行,導致代謝緩慢,使身體感到沉重、疲倦,容易頻繁做夢、睡不沉、精神難以恢復,進而影響專注力。中醫認為,夏季是外濕盛行的時節,氣候悶熱、飲食不當(如過食生冷、冰品)、長時間待在冷氣房、缺乏運動、睡眠不足,皆會使濕氣積聚於體內。因此,調節體內濕氣是維持健康的重要關鍵。

夏季本應透過出汗排毒,但現代人長時間處於冷氣環境,體內廢物反而難以代謝。辦公室冷氣長時間開放,室內外溫差大,人體難以適應,陽氣易被損耗,進而出現手腳冰冷、腸胃不適、頭痛、疲倦等「冷氣病」現象。台灣氣候潮濕多雨,濕氣更易入侵體內,若本身已有濕氣,外濕則易引發內濕,形成濕性體質。濕氣重者常感全身無力、頭昏腦脹、下肢水腫,也可能出現食慾不振、大便黏軟、腹瀉、皮膚搔癢、濕疹與關節痠痛等症狀。

現代生活充斥冷氣與濕氣,加上午後雷陣雨帶來的濕寒,讓人疲憊不堪。特別是騎車通勤族,經常迎風淋雨,寒氣易由皮膚或呼吸道侵體,引起關節痠痛、肌肉僵硬與感冒等問題。針對上述困擾,是一項中醫推薦的天然解方。

薑歷來被視為驅寒、暖胃、祛濕的聖品。中醫認為,生薑能升發陽氣,白天陽氣旺盛時食用,尤能驅散體表寒氣,體質合適者可適量食用以保健。若不喜辛辣者,薑葉是一個更溫和的選擇。

在中醫藥的浩瀚寶庫中,薑是家喻戶曉的草藥,無論是薑根或薑葉都具藥用價值。大多數人熟知薑根的溫中散寒、發汗解表作用,卻對薑葉了解較少。事實上,薑葉不僅具溫中散寒的功效,還因其成分特殊、性質溫和,在日常食療與保健上展現了極高的應用潛力。以下將帶您認識薑葉的溫補功能,並探討其在現代健康生活中的實際應用。

民間經驗分享

許多長者分享,冬季時節將薑葉與糯米、紅棗一同煮粥,不僅驅寒暖胃,還能增強體力。亦有人用薑葉水泡腳,促進血液循環,改善睡眠品質。

薑葉與其他草藥的搭配

薑葉可與桂枝、紫蘇葉、陳皮等溫陽理氣藥材搭配,增強散寒止痛、調和脾胃的效果。例如薑葉桂枝湯,對於風寒感冒、四肢酸痛有良好輔助作用。

那喝薑茶最好的時間是什麼時候呢?我們最推薦的時間是「早上」,大部份的人早上剛睡醒身體還沒完全醒來,此時喝些薑茶幫助代謝循環,喚醒沉睡的身體。

早上吃薑對身體有許多好處 :

順應人體生理節律,提升陽氣

中醫強調「早吃薑,勝過參湯」,因為早晨七到九點是氣血流注陽明胃經的時刻,此時吃薑(或薑葉),能宣發陽氣,促進胃氣生發,幫助開胃、提升消化機能。薑葉中的薑辣素與揮發油,能刺激胃腸黏膜,促進胃液分泌與腸胃蠕動,改善脾胃虛寒、消化不良、腹脹等問題。

溫中止嘔,緩解胃部不適

薑葉「溫中止嘔」的功效,來自於其辛溫性質。薑辣素能刺激胃腸,促進消化,減少噁心、嘔吐、腹瀉等症狀,特別適合容易胃寒、早晨胃口不佳的人。

提神醒腦,啟動新陳代謝

薑性辛溫,能加快血液循環,提升體溫,有提神醒腦的作用。早上吃薑或喝薑葉茶,有助於驅散夜間積存的寒氣,讓一天的精神與代謝。

薑葉具有多重健康益處,主要包括溫中散寒、行氣止痛、解毒消腫及溫肺止咳等功效。其含有的薑辣素和揮發油成分能促進血液循環,提升體溫,緩解手腳冰冷、胃寒腹痛及風寒咳嗽等症狀,同時具抗炎、抗菌和抗氧化作用,有助於減輕疼痛和促進消化。薑葉性溫味和,適合多數體質日常保健,尤其對體虛寒者效果顯著。早晨飲用薑葉茶,能順應人體陽氣節律,促進新陳代謝與精神振奮。綜合來看,薑葉是天然溫補、祛寒祛濕的良方,對改善夏季濕寒體質與提升整體健康具有重要價值。

 

BACK
專業養生學堂